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創建評審團蒞臨中科天工調研指導建設工作
2017年5月17日上午,由科技部高新司孟輝副處長、程炳超,科技部火炬中心隋志強調研員,湖北省科技廳協調辦主任楊么明、調研員趙東,江夏區科經局副局長許世君,東湖高新區科技創新局余溪及長城戰略咨詢研究所專家組成的評審團蒞臨中科天工智能裝備研究基地調研指導“智能裝備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建設工作,基地負責人胡純軍及技術負責人高峻向評審團做了專題匯報并進行了深度交流。
評審團參觀了中科天工的各項創新服務平臺。在參觀過程中,基地負責人結合具體產品和在研項目,向來訪專家詳細介紹了中科天工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的創新運營模式。
中科天工作為專業化眾創空間,依托具有強大產業鏈和創新鏈資源整合能力的主體建設,具有突出的特點:
>>>> 擁有創新性源頭
依托龍頭骨干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建設,能夠為創業提供有效供給,推動創新、創業并重。
>>>> 資源共享基礎好
借助建設主體的科研與制造能力、管理與市場渠道資源,資源共享基礎好,水平高。
>>>> 產業整合能力強
依托建設主體的行業地位,有助于形成創新創業生態和產業生態。
>>>> 孵化服務質量高
圍繞專業領域,可為創客提供更貼合產業特點的高水平、專業化、特色化的集成式服務。
通過對整體的經營管理、安全生產、品質質量、工作流程及人才培養機制等情況進行了解,評審團對于中科天工現代化的辦公環境、規范化的公司制經營及標準化的生產管理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鼓勵。
在省、市、區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扶持下,中科天工以服務科技型創新創業為宗旨,緊密對接實體經濟,聚焦明確的產業細分領域;具備完善的專業化研究開發和產業化條件,提供低成本的開放式辦公空間,配置了專業化的研發設計、檢驗檢測、模型加工、中試生產等研發、生產設備設施和廠房;具有開放式的互聯網線上平臺,整合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創新產業線上線下資源,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和有效利用。
“中國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政策為制造業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快實施創新驅動提供新的契機,中科天工深知民族企業在智能制造這條路上任重道遠,作為智能裝備領域的探路者,天工人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勤懇地踐行著智能裝備制造領域的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工作。
參觀結束后,基地負責人向來訪領導做了專題匯報,評審團各位領導給中科天工的平臺建設給予了重要指導意見。
中科天工將持續加大服務團隊建設力度,發揮專業化眾創空間與建設主體之間具有良性互動效應,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同時,不斷完善運營管理制度與水平,將清晰、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機制和管理模式繼續夯實,成為專業化眾創空間的典范。
聚焦優勢產業,以點帶面,擴大中科天工品牌的知名度,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上下游企業發展,形成聚集效應,最終拉動平臺全產業鏈綜合競爭力——中科天工將堅持秉承“匠心智造 · 智享天工”的使命與理念,用工匠精神虔誠探尋實體經濟轉型與智能制造升級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