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印廠數字化發展的真正痛點在哪?
印廠數字化管理,離不開ERP系統,而大部分企業ERP,大概可以分為三大模塊:
前臺銷售流程:銷售與市場、客服與售后、估價報價、生產排期、倉儲庫存;
后臺支持流程:質量管理、人事與績效、財務與稅務、業務流程跟蹤;
生產制造流程:印前、數碼印刷、傳統印刷、印后、打包裝箱、物流。
印廠通過全套ERP系統管理,無論是從訂單的角度來看,還是從設備的角度來看,系統已經實現了智能化,首先軟件商,包括一些最傳統的供應商,包括柯達、愛克發等等,都在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這些企業也開始慢慢地轉變思路,他們慢慢放棄軟件銷售,不再賣軟件,這些品牌商開始介入印前自動化服務的新領域。
我們看到很多大型企業的思路也在發生變化,他們都在做全自動化印前生產,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所有流程都可以做到自動化。
唯一的難點是,當我們把樣品寄給客戶的時候,客戶需要修改怎么辦?這又回到了2007年柯達失敗的原因上,需要專人來專門應對客戶。但是我覺得情況在往好的方向走,因為客戶的習慣也在發生轉變,例如客戶的文件開始逐步規范化。
眾所周知,很多人開始幫助其他印廠做印前自動化。目前,新的方向很明確,技術也已經有了,比如文件自動處理、語音語義分析、機器圖像自動識別、人工智能學習等等,隨著整個系統的發展, “人”將越來越少,最后自動化系統會完全取代人工。
在我看來,能夠解決印前的完全自動化處理,再加上相對低成本的ERP解決方案,從而幫助中小型企業在低成本基礎上,完成整個印廠的數字化轉型是很有必要的。
上一篇:
裝備智能化是印刷智能化的基礎
下一篇:
中科天工經驗分享:如何降低糊盒廢品率?

本方案中使用到的 中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