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智能包裝工廠常見的五大特征
在中國制造2025及工業4.0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支持下,智能制造包裝行業需要實現生產設備網絡化、生產數據可視化、生產文檔無紙化、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現場無人化等先進技術應用,建立基于工業大數據和"互聯網"的智能包裝工廠,那么常見的智能包裝工廠特征包含以下五點:
1. 生產設備網絡化,實現車間"物聯網"
工業物聯網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實時的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等各種需要的信息,其目的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所有的物品與網絡的連接,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傳統的工業生產采用M2M的通信模式,實現了設備與設備間的通信,而物聯網通過Things to Things的通信方式實現人、設備和系統三者之間的智能化、交互式無縫連接。在制造企業車間中,數控車、銑、刨、磨、鑄、鍛、鉚、焊、加工中心等是主要的生產資源。而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將所有的設備及工位統一聯網管理,使設備與設備之間、設備與計算機之間能夠聯網通訊,設備與工位人員間也更加緊密關聯。使整個生產過程實現網絡化、追溯化管理。
2. 生產數據可視化,利用大數據分析進行生產決策
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快速融合,信息技術滲透到了離散制造企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條形碼、二維碼、RFID、工業傳感器、工業自動控制系統、工業物聯網、ERP、CAD/CAM/CAE/CAI等技術在離散制造企業中也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離散制造企業也進入了互聯網工業的新的發展階段,所擁有的數據也日益豐富。現如今離散制造企業生產線處于高速運轉狀態,由生產設備所產生、采集和處理的數據量遠大于企業中計算機和人工產生的數據,對數據的實時性要求也更高。
3. 生產文檔無紙化,實現高效、綠色制造
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綠色工廠,從而實現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是實現"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重要戰略之一。目前,在離散制造企業中產生繁多的紙質文件,如工藝過程卡片、零件藍圖、三維數模、刀具清單、質量文件、數控程序等等,這些紙質文件大多分散管理,不便于快速查找、集中共享和實時追蹤,而且易產生大量的紙張浪費、丟失等。當生產文檔進行無紙化管理后,工作人員在生產現場即可快速查詢、瀏覽、下載所需要的生產信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資料能夠即時進行歸檔保存,大幅降低基于紙質文檔的人工傳遞及流轉,從而杜絕了文件、數據丟失,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準備效率和生產作業效率,實現綠色、無紙化生產。
4. 生產過程透明化,智能工廠的"神經"系統
"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通過建設智能工廠,促進制造工藝的仿真優化、數字化控制、狀態信息實時監測和自適應控制,進而實現整個過程的智能管控。在機械、汽車、航空、船舶、輕工、家用電器和電子信息等離散制造行業,企業發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產品價值空間,側重從單臺設備自動化和產品智能化入手,基于生產效率和產品效能的提升實現價值增長。因此其智能工廠建設模式為推進生產設備(生產線)智能化,通過引進各類符合生產所需的智能裝備,建立基于制造執行系統MES的車間級智能生產單元,提高精準制造、敏捷制造、透明制造的能力。
5. 生產現場無人化,真正做到"無人"工廠
"中國制造2025"推動了工業機器人、機械手臂等智能設備的廣泛應用,使工廠無人化制造成為可能。在離散制造企業生產現場,數控加工中心、智能機器人和三坐標測量儀及其他所有柔性化制造單元進行自動化排產調度,工件、物料、刀具進行自動化裝卸調度,可以達到無人值守的全自動化生產模式。在不間斷單元自動化生產的情況下,管理生產任務優先和暫緩,遠程查看管理單元內的生產狀態情況,如果生產中遇到問題,一旦解決,立即恢復自動化生產,整個生產過程無需人工參與,真正實現"無人"智能生產。
智能包裝工廠的解決方案不是用的機器人多、投資規模大就是王道,適應企業現階段發展,又留有未來發展空間的方案才是正確的選擇。
天工TIME整理編輯,來源于網絡,侵權即刪~
